(相关资料图)
记者7日从陕西省人社厅获悉,为推动人社工作从服务企业、社区、学校等单一化的对象主体,转变为服务园区、项目、产业等综合性对象主体,陕西省近日出台多项举措,全面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工作主动嵌入产业园区、直达重点企业,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目前共有各类产业园区289家,生产总值占该省生产总值的75%左右。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以及入驻企业、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在用工保障、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社保参保登记等方面都衍生出诸多新需求。
近日,陕西人社部门先后赴西安、渭南、汉中等4个市的8个产业园区29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收集产业园区及企业发展需求,查找人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研究明晰人社工作服务新思路、新举措。同时,围绕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组织编制《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陕西在各类园区内设置重点企业人社服务专员,承担常态化对接联系、宣传落实政策、帮助招工引才、开展纾困解难等职责;系统梳理招聘用工、助企纾困、人才支持、和谐劳动关系等人社领域惠企利企政策服务包,直达园区、直达企业,发挥政策最大效力。同时,优化“秦云就业”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数据共建共享,信息互通互用,打造人社便企服务线上主渠道。
陕西省人社厅官方表示,该省为提升劳动力市场信息匹配效率,探索建立政校企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组织高校毕业生赴园区企业观摩见习应聘、组织园区企业与劳动力密集地区及技工院校开展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院校与企业间高效率沟通、对接、合作,形成院校按需培养人才、企业精准引入人才、人社部门专人服务的深度协作模式。
除了“人社服务进园区”的新举措,陕西各地还频现“花式”招聘活动以及“接地气”的就业服务。
例如,渭南市富平县将“夜间经济”与“人才经济”有机结合,创新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夜市”。日前,该县举办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夜市”活动,现场40家企业现场摆摊挑灯觅才,2000多个岗位、10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前来咨询、应聘。参加此活动的求职者王冯犇表示,“就业夜市”涵盖的岗位类型较多,对“就业夜市”这种创新性的招聘形式十分认可,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效率与效果均有所提升。
宝鸡市麟游县则通过“县级建中心、镇村办工厂、线上搭平台、线下送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家门口就业圈,将本地求职招聘信息实现精准对接,民众通过电子岗位地图定位,即可直观查看“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该县还通过零工信息的动态收集更新,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提升就业服务整体水平。
据悉,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陕西聚力稳就业,不断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努力保持就业大局稳定,接连出台多项政策举措,缓解就业两端面临的压力,助企纾困稳岗位,同时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解民众“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