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上海2023年“海聚英才”云聘会日前正式启动,本次活动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汇集了来自沪上的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100余家优质单位,1440个岗位需求,招聘规模近万人;
·北京市大兴区出台全面升级原有“新国门”人才政策,重点支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氢能等关键领域的人才引进培养,设立大兴区“人才发展基金”,强化对新增项目落地支持和培育平台支持。加强企业人才引聚扶持力度,增设柔性引才,技能人才、应届毕业生引进等奖励,便于用人单位引进各层次人才,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资料图】
·湖北近期出台具体措施,加大对创新主体、科研人员精准激励。围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全链条,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购买先进技术成果等科研活动,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支持。
各地人才新政
北京:大兴区“新国门”人才政策再升级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出台《“新国门”人才支持和服务办法》,全面升级原有“新国门”人才政策,新政重点支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氢能等关键领域的人才引进培养,设立大兴区“人才发展基金”,强化对新增项目落地支持和培育平台支持。加强企业人才引聚扶持力度,增设柔性引才,技能人才、应届毕业生引进等奖励,便于用人单位引进各层次人才,促进企业快速成长。构建对于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多重分类支持体系,领军人才政策重点支持人才承担国家级市级项目、开展科技创新实现成果转化。优秀青年人才重点支持开展课题研究、学历和职业技术水平提升。调整人才的免审、推荐和退出机制,政策支持对象更加符合人才实际水平和用人单位现实需求。聚焦解决“两难两贵”问题,提供医疗健康、子女入学、生活居住、文化休闲及金融、出行等专项服务,免除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设立人才沙龙、考察休假服务,建立人才交流平台,鼓励人才对接合作,构建人才“朋友圈”。深化区委联系专家机制,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上海:10条措施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4月8日,临港新片区在金融科技女性菁英论坛上发布了10条措施。措施包括:把培养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纳入新片区建设内容,建立女性科技人才信息库,支持更多优秀女性科技人才深度融入新片区的建设与发展。在有关新片区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等方面,积极引入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参与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评审评价工作。建设女性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展示平台。成立上海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临港工作站,扩大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溢出效应,推荐优秀女性科技人才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依托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打造“科创沙龙”女性科技人才交流品牌。加大重点产业领域女性科技人才政策支持。在科创、人才发展资金中,对符合条件的女性科技人才给予补贴奖励、研发支持等,至2025年统筹使用不低于5亿元。对重点产业领域海外回流高端紧缺女性科技人才,支持享受境外和海外回流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境内高端女性科技人才,支持享受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境内高端人才财政奖励政策。
广东:新增多项服务,“升级版”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将于5月实施
近日,《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正式发布并将于5月实施。广东省人社厅解读指出,《办法》一方面聚焦国家战略所需高层次人才群体,在服务对象上新增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以及在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粤国家级创新载体及科技研发领域工作的战略科学人才、关键技术专家。另一方面加大对本土中青年人才扶持,将国内户籍科研型中青年人才纳入服务对象。同时,《办法》进一步丰富优粤卡服务内容,在社会保险、职称申报等方面新增多项服务。
湖北:出台措施精准激励科技人才创新
近期,湖北出台具体措施,加大对创新主体、科研人员精准激励。围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全链条,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购买先进技术成果等科研活动,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支持。针对三类科研人员予以精准激励。其中,采取提高科技计划立项比例、设立专项支持培养、优化考核评价方式等多种举措,加大青年科研人员培育力度;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支持优势科研团队开展目标导向的自由探索,实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鼓励科研团队骨干全时全职承担重点科技任务;激励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之家”,为转化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提供更优服务、更强保障。此外还提出,改进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保障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时间不少于4/5用于科研;优化科技创新税收服务,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营造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各地人才信息动态
上海:长三角海归青年发出绿色倡议
4月2日,第五届长三角海归青年创新创意创业高峰会议在上海市青浦区举行。会上,来自沪苏浙皖四地欧美同学会的青年海归代表共同发布《长三角海归青年绿色倡议》,倡议坚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传递当代中国绿色名片。此次会议是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论坛“1+N”品牌矩阵在2023年度开展的首场活动,由沪苏浙皖四地欧美同学会共同举办。
江苏:苏州沿江产业创新带人才区域协同体发布
4月7日,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首家县级基地在张家港揭牌,苏州沿江产业创新带人才区域协同体发布。苏州沿江产业创新带人才区域协同体由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高新区共同发起成立,以人才协同体建设,持续优化智能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布局,不断提升重点区域发展能级,全力培育特色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区,建成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带,同时依托创新融合“六项机制”,推动苏州市域沿江板块共同构建开放共融的创新生态,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活动现场,张家港人才一号母基金子基金(一期)签约、张家港市人才创投联盟签约成立、76个优质人才项目集中签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023年“苏州人才体验月”系列活动暨首站“苏苏有礼 港城等你”活动正式启动,本月张家港将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发放5000张人才体验券。当天,张家港发布《青年人才筑巢计划》《加快构建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 助力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八条政策》《校地合作(南信大—张家港)赋能人才招引十条举措》,成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企业工作站,推广“苏创湾”高品质人才社区品牌矩阵,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全力打造更具生命力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
宁夏:银川启动“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
4月6日,由银川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正式启动。现场举办了大型招才引智双选会,20余家事业单位、200余家银川市及宁东重点企业等用人单位参加,涵盖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17个产业行业领域,岗位需求人数近7000人。银川市在引进青年人才的具体政策支持方面,对于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到企业工作的,每年给予6万元补助,到事业单位工作的,每年给予4.8万元补助;对重点院校重点学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工作的,每年给予3.6万元补助,到事业单位工作每年给予2.4万元补助,可连续补助5年;对于进入银川市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每月给予800元生活补贴,可连续发放2年;重点企业新入职的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在一线技术技能岗位的,市财政每人每月给予400元生活补贴,最长补贴时间1年。此外还有“带编入企”、人才“安居”、创新创业支持、“零门槛”落户等的政策支持。
赛事招募信息
上海:1400+个优质岗位,招聘规模近万人,上海2023年“海聚英才”云聘会正式启动
近日,上海2023年“海聚英才”云聘会正式启动,本次活动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汇集了来自沪上的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100余家优质单位,1440个岗位需求,招聘规模近万人。
西藏:发布157个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
4月4日,西藏自治区在北京举行“英才汇聚·志向高原”2023年西藏首场招才引智政策推介活动,围绕高原生态、地质、医药、农牧、高新数字、清洁能源、教育等重点领域,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157个。其中调入引进需求76个、柔性引进需求81个。此次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分为ABCD四类,分为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其他高层次人才等四类。通过调入、创新创业方式引进的四类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60万元、20万元个人补助。通过柔性方式引进的四类人才,除在藏工作协议书规定的待遇以外,每年再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个人补助。对于调入、创新创业引进到海拔三、四类区工作的人才,在个人补助总额基础上再分别一次性增加10万元、20万元。对于柔性引进到海拔三、四类区工作的人才,在个人补助总额基础上再分别一次性增加2万元、3万元。
信息综合自开放大兴微信公众号、新民晚报、广州日报、中新网、北青网、苏州日报、上海海聚英才微信公众号、西藏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