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技创新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后劲,创新则离不开基础研究。日本经济新闻网2日刊发文章称,近年来,中国研究人员从事开辟新领域的探索型研究,不断开创新的领域。而日本固守现有的研究领域,缺乏新开拓的姿态。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人员在进行实验(资料照片)。新华社图
近期,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发布了《科学版图(2020年版)》调查报告。报告在临床医学及物理学等主要领域,调查了被其他论文引用次数排在前1%的重要论文的引用关系。
该项研究的关注领域数量为919个。其中,引用次数排在前1%的重要论文来自中国的领域有605个(66%)。中国占比增长显著,尤其在纳米科学及人工智能等高新领域拥有很强的影响力。日本在2008年调查时占41%,达到顶峰,此次降至31%。英国和德国占5成左右。
调查研究中心负责人伊神正贯指出:“中国的研究基础雄厚且研究活跃,甚至可以在本国开创一个研究领域。”
调查将研究领域细分为4种类型:大规模、传统主题的“大陆型”;小规模、变化激烈、开拓新领域的“小岛型”;中间的“半岛型”和“岛型”。
调查发现,中国的“小岛型”研究领域占比由2004年调查时的27%扩大到了32%,“大陆型”研究领域由33%降到了23%。
文章称,中国历来重视应用研究,但从2015年左右开始提出了充实年轻研究人员基础研究的方针。今后,中国还将提出提高投资比例的目标。不仅是既有的研究领域,还致力于基础性研究。
事实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保持增长,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
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