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系统转型
Food Systems Transformation
专辑 文 章介绍
(相关资料图)
·第六篇·
▎论文ID
Shifting to a recommended dietary pattern coul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推荐膳食模式促进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年份:2023年
第一作者:朱茂然
通讯作者:朱茂然
✉:zmr123q@pku.edu.cn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Cite this article:
Maoran ZHU, Jian ZONG. SHIFTING TO A RECOMMENDED DIETARY PATTERN COUL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Front. Agr. Sci. Eng., 2023, 10(1): 73‒82 https://doi.org/10.15302/J-FASE-2023489
·文 章 摘要·
﹀
﹀
﹀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趋向于食用高脂肪、高糖和高蛋白质的食物。这种膳食模式的改变给中国环境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双重挑战,因此亟需转向健康和可持续的膳食模式。该文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数据库,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将中国现有的膳食模式分类为准南方膳食模式、准北方膳食模式和准西方膳食模式,并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EAT-Lancent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来比较不同膳食模式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现有的三种膳食模式转变为两种替代的推荐膳食模式,可以同时促进环境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效益方面来看,准西方模式受益最大,而从健康效益方面来看,准南方模式受益最大。另外,在促进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有效。该文提出了政策建议,大力倡导饮食平衡,科学推广膳食模式,以及改变消费者的饮食行为。
·文章 亮 点·
﹀
﹀
﹀
1.从现有的膳食模式转变为替代的推荐膳食模式,可以促进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有效。
3.有必要采取措施并努力诱导均衡饮食行为。
·Graphical abstract·
﹀
﹀
﹀
·研 究 内 容·
﹀
﹀
﹀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膳食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基于谷物消费的传统饮食向基于富含高脂肪、高糖和高蛋白质的多样化饮食转变。而饮食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的环境和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在环境方面,中国现有的膳食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利用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带来了严重挑战。在健康方面,食品消费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提高中国人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但饮食失衡也引发了中国人面临营养不良、微量元素不足和多种饮食相关疾病共存的问题。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和可持续的食物系统。
基于此,该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评估不同膳食模式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探究转向替代推荐膳食模式是否能促进环境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 K-means 聚类分析,分析了中国居民的膳食状况,并探讨了中国居民现有的膳食模式。之后,该文选择了两种推荐替代的膳食模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 EAT-Lancet 提出的星球健康膳食模式,并在不同的现有和替代膳食模式下评估了环境和健康效应。最后,该文为中国建立健康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
该文首先通过使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探索中国目前膳食模式。之后,该文进行了环境效应评估。环境效应评估主要包含了水效用、土地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三个指标。随后,该文进行了健康效应评估。健康效应的评估则重点关注三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分别计算了每种膳食模式相对于不吃的相对风险(RR,relative risk)变化,以及从现有膳食模式向推荐膳食模式转变的RR减少值。最后,该文评估了能量需求(EER,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这是为了将不同的膳食模式进行比较,需要将它们置于相同的能量水平上。EER是预测在健康、正常体重的个体中,通过摄入平均膳食能量来维持能量平衡所需的能量摄入量。
▎研究结果
1.膳食模式分类
该文在使用14种食品亚类的标准化个体日摄入量对现有样本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后,将其分为三种膳食模式。膳食模式1中米饭和蔬菜的平均日摄入量比其他两种膳食模式高得多,膳食模式2中小麦的平均日摄入量比其他膳食模式高得多。但是,膳食模式3中水果,肉类和牛奶的平均日摄入量是三种膳食模式中最高的。鉴于区域文化特征和相关的膳食聚类研究,该文将模式1命名为准南方模式,将模式2命名为准北方模式,将模式3命名为准西方模式。
2.环境效应评估结果
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膳食模式的环境效应发现,转换到替代膳食模式并不一定能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图1)。总体而言,如果三种现有的膳食模式转换到两种替代膳食模式,从环境效应的角度来看,准西方膳食模式受益最大,而准北方膳食模式的受益最小甚至会有负面效应。而转向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环境资源更加友好。具体看,从用水的角度,现有的三种膳食模式中,准南方膳食模式的水消耗最少,而准西方膳食模式的水消耗最多,主要是因为准西方膳食模式中的肉类和乳制品消耗较高。如果准南方膳食模式和准北方膳食模式转换到两种替代膳食模式,则每日用水量主要会因增加乳制品摄入而增加。而如果准西方膳食模式转换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则每日用水量将减少约14%,转换到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时,每日用水量将减少约5%。水节约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肉类的摄入。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如果三种现有的膳食模式转换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只有准西方膳食模式会大幅减少。而如果三种现有的膳食模式(准南方膳食模式、准北方膳食模式、准西方膳食模式)转换到星球健康膳食模式,土地利用将分别减少约11%、9%和28%。土地利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肉类的摄入,占土地利用减少的一半以上。从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来看,如果三种现有的膳食模式转换到两种替代膳食模式,除了准北方膳食模式外,其他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图1 不同膳食模式(准南方膳食模式、准北方膳食模式、准西方膳食模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星球健康膳食模式)的环境效应(水利用、土地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
3.健康效应评估结果
不同膳食模式对健康的影响方面,现有膳食模式转变为两种可替代膳食模式可以显著降低三种疾病的相对风险(图2)。从高血压的角度来看,现有的三种膳食模式转向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比转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能降低高血压的相对风险,主要是因为,在这两种可替代的膳食模式下,减少红肉的消耗可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从2型糖尿病的角度来看,在现有的三种膳食模式中,准西方膳食模式的效益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增加了全谷物的摄入量并减少了红肉。从冠心病的角度来看,在现有的三种膳食模式中,准南方型的效益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增加了全谷物和水果的摄入量。
图2三种现有膳食模式(准南方膳食模式、准北方膳食模式和准西方膳食模式)转变为替代膳食模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星球健康膳食模式)后三种疾病的相对风险变化
4.不同膳食模式转变后的收益综合分析
该文研究发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来看,准西方型膳食模式转变为两种替代膳食模式的效益最大,而从健康效益的角度来看,准南方型膳食模式的效益最大,这表明对于采用准西方膳食模式或准南方膳食模式的中国居民来说,应该积极转变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此外,星球健康膳食模式在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方面均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为有效。
▎结论及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该文基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探讨了不同膳食模式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相同能量水平下,不同膳食模式的人均日消耗量存在差异。以乳制品为例,准南方膳食模式下的人均日消耗量约为5.6克,而在准北方膳食模式下为12.7克,在准西方膳食模式下为78.1克。
第二,转向推荐的替代膳食模式可以促进一些现有膳食模式的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且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环保。
第三,转向推荐的膳食模式对中国成年人的健康大有裨益。两种替代膳食模式都能有效降低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相对风险。
第四,不同膳食模式转向推荐的替代膳食模式的受益程度不同,而星球健康膳食模式无论是从环境效应还是从健康效应来看,都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有效。
2.政策建议
基于本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积极推广均衡饮食,应通过各种媒体积极推广“均衡饮食”知识,使“均衡饮食”理念深入人心。
其次,科学推广膳食模式。政府可基于环境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条件,推广不同的膳食模式,实现环境和健康的双赢。
第三,改变消费者的饮食行为。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食品标签、食品数量调控和营养知识普及等各种手段诱导消费者行为,使消费者减少肉类食品的消费,从消费端推动食品供给侧改革,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