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德宝(1918.5.7—2002.11.1),江苏泰兴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获国立中央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48年获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化系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微生物系博士学位;1951—1954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54年归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王德宝是我国核酸生化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创建了我国首个核酸研究室,领导并参加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研究,成功合成了拥有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使我国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王德宝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陈嘉庚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奖项。 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喜讯传遍了全国各地,这是我国核酸生化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带动了多种核酸类药物的研发工作,开辟了我国核酸生化领域的新局面。这一研究的成功,离不开归国科学家王德宝及其团队的努力。据王德宝的学生刘新垣院士回忆,先生严谨治学,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虽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淡泊名利,从不为此骄傲。王德宝怀着对祖国科技事业最纯粹的热爱,将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的核酸生化研究工作,是核酸生化界之楷模,也是后辈之榜样。 (一) 1918年5月7日,王德宝出生于江苏泰兴的一个小镇,其父王嵩樵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子女教育十分严格。王德宝4岁便跟随当地耆宿名儒吴铁珊先生读私塾,在吴先生的谆谆教导下,王德宝对知识的渴求愈发强烈。1929年,11岁的王德宝插班到镇上的新学堂——黄桥镇小学读五年级。一年后,他顺利考入南通崇敬中学。中学期间,王德宝表现出对生物化学领域浓厚的兴趣,如饥似渴地汲取先进知识,也在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远大抱负。 1936年,王德宝同时被国立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他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国立中央大学学习生物化学专业。然而,平静的大学生活随着1937年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并迅速波及南京而发生了改变,国立中央大学被迫于同年11月西迁至重庆沙坪坝。王德宝克服万难随校西迁,继续潜心学业。1940年,22岁的王德宝顺利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此时正处抗战时期,生活、工作和科研条件十分恶劣,年轻的王德宝咬牙坚持,把科技报国作为坚定信念和不渝追求,一边教授课程,一边艰难地从事相关研究工作。1943年,他转入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的生化科,在郑集教授(中国生物化学开拓者之一)的带领下,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植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并于两年后晋升为讲师。 1947年,王德宝参加公费留美的招生考试,仅有10个名额。他以优异成绩通过筛选,顺利获得留美资格。同年,他前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习制糖专业。在校期间,他谨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人生格言,潜心钻研,并加入美国化学会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分会,成为荣誉化学会员。翌年,他转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化系,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尔·斐迪南·科里教授的带领下继续开展核酸生化领域的研究,完成论文《胞苷的酶促脱氨》,获硕士学位。后来美国政府停止给在美留学生发放经费,面对恶劣的条件,王德宝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继续埋头苦干。他明白,国家需要他,不能就此退缩。1949年,他前往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任助教,经过两年钻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包括在戊糖乳杆菌中发现了能有效分解腺苷、胞苷和黄苷的核苷酶等,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王德宝虽远涉重洋,却心怀报国之志。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潜心研究,争取早日归国、为国效力。从国内到国外的求学之路,王德宝始终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探求科技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科技报国的精神火种在他心中不断点亮。 (二) 获得博士学位后,王德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报国之志也在心中愈加坚定。1951年9月,王德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归国工作,他坐了五天五夜的轮船,不料在行至檀香山后遭美国政府阻挠。王德宝就这样在檀香山滞留下来。为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科研,他来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职。在此期间,他发现了新的酶促法,直接从辅酶Ⅰ成功制备辅酶Ⅱ。他的发现解决了生产辅酶Ⅱ价格昂贵的问题,很快被世界各国药厂所采用。 王德宝在1954年10月才重新踏上归途。他几经周折拿到签证,花了两个月时间,不畏艰辛,取道法国、英国和中国香港,于1954年底如愿返回日思夜想的故土,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 面对当时国内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情况,王德宝先是创建了核酸研究组,随后于1961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室,开辟了我国在核酸生化领域的新天地。当时,研究所、研究室的条件都很差,王德宝怀着一颗赤诚报国的心,率领同仁开展核酸的分离、纯化以及结构、功能的研究工作。他还被任命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研究学术组组长,带领研究队伍不计名利地埋头钻研,甘坐冷板凳。凭借着这份坚韧不拔的定力、革故鼎新的勇气,耗时13年,他们于1981年11月20日成功合成了具有完整生物活性、和天然分子结构相同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项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核酸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是我国在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征程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使我国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同时该研究获1984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殊荣。从1982年开始,王德宝及团队专注于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结构与功能以及其中修饰核苷酸的生物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他们通过改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合成了三种类似物,合成物中含有全部修饰核苷酸,也拥有全部生物活力。王德宝研究团队蜚声海内外,其中美国杂志发表的《中国近期的核酸研究》一文曾对他们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上海王氏小组在核糖核酸的研究方面达到了和西方科学界同样的水平。 王德宝学成归来,放下功名利禄之心,扎根一线做学问、搞研究,用自己的双手开辟了我国核酸生化事业的新局面,生动诠释了归国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与情怀。 (三) 满园桃李竞芳菲,累累硕果开先河。王德宝明白,在做好自己研究的同时,只有重视科技人才培养,让学界后浪辈出,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勇攀高峰。在他的带动下,涌现了一大批从事核酸生化研究的专业人才,为我国核酸生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教材方面,他主持编写了《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上下册系列丛书,该书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范本。在教学方面,他曾兼任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开设核酸专题课程,还为生化所研究生及新分配人员进行核酸相关知识的讲解,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在硕士、博士培育方面,他先后招收了8名博士生和16名硕士生,培养了众多核酸生化领域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在学术交流方面,晚年的王德宝经常到世界各地演讲,将先进的核酸生化知识传遍世界。1982—1984年,他在美国、英国等国外的大学、研究所作报告,获得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好评。王德宝一生醉心学术,致力于推动我国核酸生化领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我国核酸生化领域教育的先河。 2002年11月1日,王德宝先生走完了辉煌的一生,他倾其所有书写了我国在核酸生化领域不朽的神话。